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擴大,當大家認識和防範新冠肺炎的同時,也衍生出華人戴口罩遭歧視、假新聞充斥等現象,引發各界關注。有些教師則把防疫相關議題和知識融入教學,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和態度,本專題將就「社會歧視與偏見」、「歐亞戴口罩的文化差異」、「防疫照顧假衍生的勞工權益」、「停課不停學的遠距教學」等多個面向,進行系列報導。
因應新冠肺炎來勢洶洶的疫情,我國政府日以繼夜展開防疫工作,部分校園也因學生確診而停課。臺灣過去曾面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(SARS)、H1N1新型流感的威脅,不過,至今校園並沒有設立專門課程,教導學生防疫知識,而是融入各科教學。
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,有人認為病毒源自中國,因此,全世界掀起排華風潮,其他亞洲人也遭殃;近日新聞常報導有歐美人歧視亞洲人,甚至看到華人戴口罩,就用言語挑釁、嘲諷,甚至暴力毆打。
連新冠肺炎的命名,也蒙上遭歧視的陰影。新冠肺炎雖然爆發於中國武漢市,但中國官方認為稱「武漢肺炎」帶有歧視,會汙名化特定地理位置,因此,要求稱「新冠肺炎」,但美國總統川普將引發新冠肺炎的病毒稱為「中國病毒」,催化排華效應,引起中國強烈抗議。
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表示,不論哪個學習階段的學生,都應該具備防疫素養,但過多議題融入教學,反而會造成疊床架屋,失去學習效果;教師把防疫議題融入教學時,不妨在各領域透過課程設計,讓學生能學到保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,也能尊重他人和大自然,從光明良善角度和疫情共存,而非歧視或自私自利。
顏慶祥認為,教師都具備課程設計的觀念,可和學生討論歧視議題,甚至要求學生做專題研究報告。全球各界都在關注這個議題,且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,因此,可以藉由問題嘗試提出解決方案。
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吳美瑤表示,新課綱去年八月上路,但其中並沒有列入防疫教育,因此,教師可採議題融入教學,例如綜合領域課程教導同理心,感謝願意居家隔離的民眾、醫護人員、機場工作人員,避免歧視他們,並了解因為這些人的自我約束和付出,才降低疫情對社會大眾的威脅。
新北市福營國中公民教師卓曼寧指出,世界各國面對新冠肺炎時,會因文化差異、防疫觀念差異,而有不同的應對。目前學校的公民課,上到九年級的全球化、七年級的多元文化時,課堂上會把新冠肺炎相關議題融入教學,例如不同民族面對生病才戴口罩,還是預防疾病戴口罩,或是針對排華歧視等文化差異進行討論。
學生分正反兩方 討論病患人權
屏東縣南榮國中教師丘麗英的班級,是國語日報社的讀報教育實驗班,她在課堂運用《中學生報》,鼓勵學生討論和分享心得,不僅學習雙語,也拓展國際視野。丘麗英原本打算在七年級英文課,帶領學生討論「排華歧視」的議題,但她發現學生可能日常接觸層面較窄,生活感受不深刻,還不懂「排華」的意涵,因此,她靈活應變,改為討論「染病生病者與健康者的人權」,更貼近學生生活經驗。
「生病是不得已的,病人也有人權,是否可以限制病人的人身自由?」「健康的人是否有權要求生病者避免外出,以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?」丘麗英表示,這些問題沒有百分之百的對與錯,課堂上,安排學生分為正、反兩方,透過學會的單字、文法進行討論;她也以自己設計的教材,搭配《中學生報》,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後進行討論。
丘麗英指出,校方鼓勵各領域教師把防疫教育議題融入教學,不過範圍很廣泛,要看教師如何設計教學內容。丘麗英建議,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切入,最能引起學生共鳴,例如她設計七年級學習單時,把新冠肺炎融入英語祈使句的練習;九年級學生則是藉由戲劇扮演,從中認識新冠肺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