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好生活

了解病毒才更懂得保護家人

(2020/03/16國語日報)

文/黃瑽寧(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)

 二○○三年有SARS風暴,二○○九年是豬源流感H1N1大流行,二○一三年突發禽流感H7N9,二○一九年又來了新冠肺炎。過去這二十年,發生四次新興病毒從動物身上跳進人類世界,並企圖造成大流行。這些病毒到底怎麼了?
 SARS發生時,科學家花了整整兩個月才抓到凶手,原來是一隻新的冠狀病毒。十七年過去,科技進步到令人咋舌,二○一九年十二月底,在武漢發現群聚感染肺炎,兩週後確認病源體是冠狀病毒,同時基因序列全部解碼上傳,供全世界的研究者下載研究。

反應取決童年抗體
 身體的反應取決於童年期所建立的抗體。舉例來說,H7N9禽流感從家禽傳到人類,當時感染的幾乎都是老年人;奇怪的是,H1N1豬流感同樣從動物傳到人類,重症卻大部分是兒童。多年研究終於發現:童年感染過類似病毒,這些抗體會成為未來對抗病毒的重要防線。
 二○○九年H1N1豬流感病毒雖然是一隻新興病毒,但因六十歲以上的人,在童年期幾乎都感染過類似病毒,因而多能安然度過。而H7N9的抗原比較類似這半世紀才出現的H3N2病毒,因此反而是六十歲以下的人童年有抗體,因此重症落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身上。
 因此,新冠肺炎之所以嚴重,是因為老人身上沒抗體,無法帶來有效的保護。事實上,六十歲以上的人不論得到SARS、MERS(二十歲以上就很嚴重)、新冠肺炎病毒等任何童年時沒有抗體的冠狀病毒,都是嚴峻的考驗,容易重症或死亡。至於那四種被歸類為「普通感冒病毒」的冠狀病毒們,之所以「普通」,是因為童年時人人都感染過,身上有抗體,一直到老都受益。
 但不論哪種冠狀病毒,兒童感染卻以輕症居多,甚至不易感染,是什麼道理呢?

長者免疫功能較弱
 當老人遇到新鮮事物時,適應方式就是掃描童年記憶找堪用經驗。不僅大腦如此,免疫系統也是如此。二○一九年在《細胞宿主與微生物》雜誌,刊出一篇流感病毒的研究,研究者發現免疫系統的老化,其實跟大腦老化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 老年人的免疫B細胞因「創意用光了」,當遇到新突變的流感病毒,傾向選擇使用兒童時期的抗體來解決。防範效果差之下,重症死亡率自然偏高,接種疫苗效果也較低。
 如今,新冠肺炎病毒來襲,六十歲以上年邁的B細胞,再次努力翻找舊記憶,卻無法找到可用抗體。更糟的是,B細胞「創意用光了」,新抗體生成緩慢,身體激素風暴卻已將肺部組織破壞殆盡,造成重症與死亡。
 兒童的B細胞「創意十足」(somatic hypermutation,高度變異),可快速產生有效的抗體。現今,兒童免疫系統面對流感病毒的挑戰,還是遠高於冠狀病毒威脅,導致兒童流感重症比其他感冒病毒都來得多很多。
 相反的,當兒童面臨各種呼吸道病毒,包括新冠肺炎病毒,雖然也會生病,但因兒童B細胞「創意十足」,常可進行高度變異,快速產生有效抗體,讓疾病復原。

防疫就是健康生活
 目前看來,二○一九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化已勢不可擋,科學家正加緊腳步研發藥物與疫苗。人們透過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,對這隻病毒都有抗體後,或許就會成為人類第五隻「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」,在兒童期得到後,一輩子不再被這隻病毒折磨。然而要走到這一步,須傾洪荒之力,把資源集中在疫苗與藥物的生產。
 防疫的精神總結三個字:「知、緩、愛」。「知」:知識就是力量,了解新冠肺炎病毒特性,八成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者是輕症或無症狀,六十歲以上與慢性病患者才有較高的死亡風險,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挑戰更加嚴峻。在還沒有疫苗與藥物前,防疫重點在保護這些易重症族群。「緩」:全球社區傳播已無法避免,防疫目標是讓病例數的增加速度能緩則緩。大家都做好個人衛生,避免醫療大崩盤。「愛」:校園防疫是為保護家中長輩;居家隔離,是為保護所愛的親朋好友,拒絕恐慌,停止歧視,互相感謝,為愛防疫。
 提醒家人:身體有感冒症狀,要請假在家休息;每天勤洗手,不共食,在公共場所戴口罩,記得要睡飽。防疫就是健康生活,其實一點也不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