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導/黃國甦
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去年底爆發之後,政府鼓勵民眾「戴口罩、勤洗手」來防疫,不過隨著疫情發展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年一月宣導,爆發社區感染前,民眾戴口罩時機「一要三不」,包括「戶外、通風良好的地方不需要戴口罩」、「慢性病患、有呼吸道症狀者、進出醫院者要戴口罩」。雖然各級學校都延後開學,但開學後,學生上學是否需戴口罩?戴口罩的時機、方法有什麼需特別注意?
對於戴口罩防疫的時機,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詹珮君說明,「出入人多擁擠場所、人與人距離小於一點五公尺,要戴口罩。」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要否戴口罩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,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工具,例如公車、捷運、高鐵,感染風險很低,不用戴口罩。但指揮中心強調,若是搭乘飛機就應戴口罩。
加強戴口罩知識
有症狀應自主隔離
關於開學後學生是否需戴口罩上課通勤,指揮中心表示一般學生無需戴口罩,若學生有發燒、咳嗽等症狀,應在家休息。
曾參與SARS檢驗的私立教學醫院藥學科陳姓藥劑師指出,因少子化,各校班級人數不多,因此教室不算密閉空間,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尚未爆發社區感染,理論上學生上課不用戴口罩。但他觀察到,生病學生未必落實自主居家管理,加上我國仍處於流感高峰期,還是建議學生上課戴口罩、勤洗手。
不過,藥師提醒,因戴口罩易造成不適,多數學生配戴時露出口鼻,或取下放在桌上導致汙染桌面,足見親師生戴口罩的衛教知識有待加強。
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浩雲則表示,不需強制,仍鼓勵學生戴口罩。洪浩雲叮嚀,出入醫院等高風險感染場合,口罩戴上後不可觸摸或移動,若要脫下需持掛耳處丟棄,且口罩只要脫下就不可再戴回去。
臺大公共衛生學系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為堅表示,新型冠狀病毒隨時間演變,無症狀者也可能傳播病毒,教師應掌握學生旅遊史等感染風險,落實有風險學生居家隔離。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人感染科主治醫師劉欣怡也強調,若師生都能掌握班級旅遊史並確實量測體溫,目前健康學生可不必戴口罩上課,但必須勤洗手、避免觸摸口眼鼻;搭乘交通工具若遇到沒戴口罩的呼吸道症狀感染者,建議保持一公尺以上距離。此外,一旦發生社區疫情,則因人傳人的感染風險提升,包括學生在內所有民眾出門都必須戴一般外科口罩。
延長配戴有訣竅
感染者不重複使用
因應口罩短缺,也有醫護人員教導民眾重覆利用口罩的方法。醫學中心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陳志金說,健康民眾吃飯時可取下口罩,吃完再戴回去,但必須避免口罩接觸桌面;有感染症狀的民眾則需妥善丟棄口罩,不要重戴。
某國立教學醫院張姓資深護理師建議,包括搭乘高鐵、捷運、郵輪等運輸工具,可戴口罩保護自己,若買不到口罩,可透過在口罩內側墊衛生紙或餐巾紙,延長口罩使用時間,但需每小時更換墊紙,避免配戴者唾液汙染口罩。
網路上有醫生教導民眾,在布材內墊衛生紙、衛生棉、紗布等材料自製口罩,劉欣怡指出,因這些濾材孔徑不如外科口罩精細,未必能防止病毒,加上透氣不佳,不建議此種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