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公民課

疾病以地名命名 涉汙名化?

(2020/02/24國語日報)

報導/阮筱琪

 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將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肺炎,定名為「COVID-19」,而香港與臺灣不少媒體、民眾仍以其發現地將之稱為「武漢肺炎」。以地名、國名稱呼疾病,是一種對該地的汙名化嗎?

 自去年十二月底中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爆發肺炎疫情,世衛祕書長譚德塞因避免中國被汙名化,今年二月十二日宣布,將這種肺炎正名為COVID-19,CO代表冠狀Corona,VI代表病毒virus,D代表疾病disease,19則是發生年分。
根據二○一五年五月聯合國訂定的「新型人類傳染病命名最佳做法」,譚德塞表示,必須以一個不代表地理位置、動物、個人或人群的名稱,並且該名稱也必須明顯和疾病有關。
另一方面,國內疫情指揮中心發稿聲明,此波疫情法定名稱為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」,在臺灣通用簡稱為武漢肺炎,雖中國已更名為「新冠肺炎」,為方便民眾理解,仍可簡稱武漢肺炎。
疫情指揮中心執行官周志浩說,由於世衛的命名太拗口,考量方便國人稱呼溝通,仍可稱「武漢肺炎」。

未知產生恐懼汙名
世衛正名可改善

 疾病的命名一直都是各界關注的重點,以人名或地名連結疾病是過去社會的習慣,然而以地名命名,一直有帶給當地不當觀感的疑慮。
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吳易澄表示,把疾病汙名化,是人類恐懼的表現,因為中國一開始對疫情選擇不公開,甚至後續反應、隱匿行為等,加上國際間對病毒源頭、傳染途徑、症狀、治癒率等一無所知,更使大家害怕。
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呂采宜表示,各界一直努力去除疾病汙名化的效果,例如「颱風」名稱,已不能只用女性名字命名;「西班牙流感」正式名稱也改為「一九一八流感」。但大眾習慣短時間難改變,也很難規範媒體不依照大眾習慣;以COVID-19事件經驗而言,要是世衛可以快速反應並建議疾病名稱,應可降低汙名化程度。

保持疫情資訊透明
社會支持更重要

 事實上,疾病的命名緣由不一,例如「德國麻疹」命名原因是在一八一四年,德國醫師首先當作獨立疾病提出;「日本腦炎」則是一九三四年於日本發現病原體,而且過去並無聯合國的命名辦法建議。吳易澄認為,德、日兩國給人印象仍為民主、公開、自由。至於新冠肺炎,中國武漢地區確實是源頭,而中國又政府隱匿資訊,導致大家對武漢充滿憤怒,「病」不是問題,社會如何理解,並加諸負面印象,才是問題所在。
 吳易澄也說,更改疾病名稱並非去除汙名化唯一手段,就他觀察,民眾在疫情指揮中心頻率極高的記者會、各種衛教影片文宣資訊透明下,不再那麼焦慮,更重要的是有完整的社會醫療體系支持,不讓民眾一無所知。